Search

【出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所專題演講-討論城市再生與創新 】

幾個月前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出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所專題演講-討論城市再生與創新 】

幾個月前,我的新書發表會在誠品書局舉辦後,廖世璋教授隨即邀請我並安排師大社會教育系所專題演講。我於11/4到該校教育大樓會場,進行一場以「再生與創新—台北都市發展議程」的主題演講。

師大社教系以社會教育為名,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。對應於此,演講會上我以《城市再生與創新》新書,所討論幾項關於台北以及台灣城市發展相關議題,從台北東西區門戶計畫與城市軸線翻轉、公共住宅進行式、城市流動效能之台北首都捷運環狀線規劃策略、以及到智慧城市與產業創新加速布局等構面,一同與社教系所的博、碩士生們一起分享我的觀點。

演講後,在廖世璋教授主持Q&A講者與聽者互動的時段,在場學生提問踴躍、提問與回應如同乒乓來回,甚是精彩,讓我出席這場演講,頗有收獲(很感謝廖世璋老師的邀請與主持這場演講,也希望在場的聽者,有所收穫)。

這個演講會場的同學們,很投入且關心公共議題層面也很廣泛,提問的內容包含有以下:
-城市美學?
-內湖科技園區的交通該如何救?
-公共政策該如有效行銷?
-區塊鏈技術與智慧城市推展的連接?
-捷運民生汐止線的規劃必要性?
-城市的再生與創新之目的等提問…
-公眾運輸導向的發展(TOD) 以及提供服務系統導向的發展(SOD)之間的適用與策略

在會場,我以城市規劃與城市治理的觀點,回應年輕學子的提問。
任何一個城市,在任何階段,這個城市的社會與行政團隊,都需要對未來的成長具備有長程願景計畫的構想,並對日常公共事務的處理,亦需要有策略性規劃與應變的能力。

城市發展如同生命的新陳代謝過程,城市的願景也需要持續不斷的自我檢視與更新。受到制度、科技、社會與經濟結構變遷加速的影響,城市願景必須經過滾動檢視與社會共識累積;也因此,「再生與創新」是城市發展的命定與必然;城市藉此得以持續成長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高雄市副市長 前台北市副市長 前台南市副市長 前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
View all posts